您好,欢迎来到中国选矿设备网   请 登录免费注册
服务热线: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频道 >> > 技术应用 >> 内地型区域矿山构架地层危害治理和应对

内地型区域矿山构架地层危害治理和应对

时间:2012-3-20 11:15:00   来源:中国选矿设备网   添加人:admin

  崩塌矿山大型崩塌较少,但小型崩塌普遍存在。主要分布于花岗岩矿等露天开采矿区,坡体组成物质为残坡积物和基岩风化层,主要是由于矿山企业在开采过程中边坡不符合安全规范,没有进行削坡处理,矿体上部的松散土石层如果没有及时剥离清除,遇暴雨或矿山爆破震动都可能引起突然冒落,其主要特点是突发性强,成为矿山开采最主要的安全隐患之一。2003年5月,龙门洋坑碗坑仑花岗岩矿区就是由于矿体上部土层厚,未剥离干净,边坡陡,加上突降暴雨,导致近300m3的土方崩塌,造成工程挖掘机被埋,2人伤亡的事故。

  滑坡主要发育于矿区尾矿堆积地带及矿区斜坡部位。前者主要由采矿产生的尾矿在降雨条件下引起,后者主要由地形、岩性、构造、水文条件和降雨等自然因素综合作用,加上矿山的不规范开采,在陡坡底部擅自开挖,破坏山体的稳定性,遇暴雨易诱发滑坡。主要分布于露天开采矿山,石灰石、铁矿、花岗岩矿区均有发生。1999年7月湖上岭尾矿灾害性滑坡,埋没矿井4个,死亡1人,滑坡点基岩为湖珍石灰岩矿区的一部分,原山坡为旧滑坡、地裂缝分布区,滑坡总土方量15104m3;2000年7月29日,龙门洋坑燕窝岭发生滑坡,约(56)104m3的土石沿坡向下游滑动400500m,掩没土地约3hm2,冲毁已经搬出的22户村民旧屋,由于当地政府防灾得力,早在1999年底在邻近村居建成安置小区,并于2000年元月份将该角落22户85名群众全部迁出,避免了一场重大人员伤亡,但现在,该滑坡仍处于不稳定状态,危及下界角落200间房屋和252名群众的安全;感德潘田铁矿区,也是滑坡易发区,其中潘田村滑坡危害等级为特大型,规模达1050104m3,危胁人口3100人、房屋3000间,县政府高度重视,成功实施以矿救灾措施,将铁矿转让取得的采矿权价款全部用于搬迁治理,目前已在城区建成安置小区,部分灾民已得到妥善安置。

  泥石流主要是矿区尾矿大量堆积于山坡上或沟谷中,堆积集中,暴雨诱发下易发生泥石流。多数矿山设有尾矿坝,对存在较危险沟谷矿渣进行了拦护,但仍然存在着尾矿坝厚度、高度不够,尾矿渣本身结构松散、尾矿坝保护措施差、排水不畅,是目前矿山存在泥石流隐患的主要原因。1999年8月,龙门美卿吊藤山泥石流灾害,就是由于吊藤山沟两侧的花岗岩矿山,竞相将废石渣堆放在沟谷中,形成长80m、宽31.5m、高52.83m的人工拦河坝,将沟谷拦截成一个人工水库,库容量达3.14104m3,10月9日,暴雨诱发严重的泥石流灾害,造成下游村落房屋倒塌45间、桥梁冲毁4座,6人伤亡。

  地面塌陷主要分布于地下开采石灰石矿区,是目前安溪主要的矿山地质灾害。由于安溪的石灰石属于二叠系栖霞组和船山组地层,上部为煤系地层,石灰石地层岩溶、断层裂隙发育,如果在外力作用下造成岩溶突出或断层裂隙水涌出,带走溶洞或裂隙中的充填物,容易使地面岩土失去支撑,引起地面塌陷。近年来较严重的有:2002年6月发生在后井的岩溶塌陷,造成三栋房屋倒塌,10人伤亡;2003年10月至12月,剑斗东阳连续出现几个塌陷洞,使耕作受到影响;2004年8月10日和9月30日湖上珍地公路先后发生塌陷,形成上宽40m、深20m的塌陷坑,水泥公路两次被毁,损失严重。

  矿井突水发育于岩溶地区和小煤老窑积水区,也就是石灰石矿区和煤矿较容易发生。随着地下开采程度的加剧,矿井突水越来越成为矿山灾害的主要类型,其危害性不可低估,如2003年11月7日大畲矿井发生的透水事故,造成+125和+185两个开采水平被淹,直接经济损失约100万元,幸好是夜间无人上班,才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矿山地质灾害形成的主要原因矿山地质灾害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跟矿山所处的地形、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和降雨等自然因素密切相关,更主要的是人类在开发利用矿产资源时不断改变和破坏矿区周边环境而产生或诱发的结果。

  (1)矿山开采缺乏整体规划。由于历史原因,安溪县矿产资源开发规划滞后,大部分矿山开采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走的是先发展后治理、先破坏后恢复的老路,开采前缺乏正规设计,没有合理的开发规划,造成矿山多、小、散、乱的局面长期存在,对容易造成地质灾害的矿区缺乏有效的制约、防范措施。

  (2)中小型矿山盲目生产,开采不规范,技术落后,矿山地质环境破坏较严重,极易诱发矿山地质灾害。由于一些中小型矿山开采中为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不能按照三同时要求开展矿山环境保护工作,矿山环境破坏严重,使原来就很脆弱的矿山地质环境破坏加剧。矿山开采技术落后,对围岩的性质认识不足,甚至采用破坏性的开采方式,加上地质灾害的预测和治理技术滞后,很容易造成了崩塌、滑坡等灾害。

  (3)矿山企业对地质灾害的防范意识差。由于矿山地质灾害具有突发性、短暂性的特点,随着开采的变化而不断发生变化,有时没有明确的危害对象,因此,列入全县地灾隐患监测对象的较少,同时也使得许多矿山企业对矿山地质灾害产生的危害后果严重性估计不足,没有形成一套切实可行的监测制度,对地灾隐患的防治措施不到位。在开采过程中边坡治理不到位,废渣、尾矿随意堆放,管理不善,有的甚至没有筑砌尾矿坝,不仅造成安全隐患、水土流失、环境污染等问题,还易诱发矿山地质灾害。(4)开采前对矿山的地质环境未作综合评价。

  多数中小型矿山企业在对矿山开采引发的地质灾害没有进行充分的评估,对部分不宜开采的矿山受利益驱动盲目上马生产,直接为今后可能产生的灾害埋下祸根。有的矿山没有进行详细的勘查,地质报告详细程度较差,对矿产资源的赋存规律认识不够,对岩溶等可能引发地质灾害的构造分布情况没有查明,致使开采过程中不能有针对性地加以防范,也导致了塌陷等地质灾害隐患的形成。

  防治对策及建议作为福建省主要矿产地之一,在开发利用矿产资源的同时,努力寻找一条经济发展和地质环境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是安溪县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因此,为有效防治矿山地质灾害的产生,就必须坚持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并重、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着重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1)树立科学发展观,做好矿山开发长远规划。

  要树立局部与全局、开发与保护相统一的观念,做到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充分利用、有效保护,切实贯彻执行矿产资源法和地质灾害防治条例,把经济发展和地质环境保护统一起来。目前,安溪县已制定并全面实施安溪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规划(20012010),规划将全县矿山划分为可采区、限采区、禁采区,对可采区、限采区内的矿山进行整体规划,合理开采,禁采区内不设置采矿权,原有矿山一律封闭。对石灰岩矿区、花岗岩矿区以及建筑用石料矿区的开发总体规划也已制定出台,要认真加以实施履行,对未作好规划的其他矿区,应尽快予以完善。

  (2)加强对矿山企业地质灾害知识的宣传培训,提高广大矿山企业职工对地质灾害的防范意识。

  矿山企业方面,要引入技术人才,重视科技创新,推广新技术新方法,尝试采用新的开采方式,以便更有效地保护矿山地质环境,将地质灾害发生的可能性降到最低,同时要开展技术攻关,通过分析矿山开采产生地质灾害的可能性研究,掌握防治地质灾害的主动权,逐渐实现可控制性开采。

  (3)开展矿山地质环境调查,查明存在的主要环境地质问题及潜在危害。为合理开发矿产资源、保护地质环境、矿山环境整治、矿山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实施矿山地质环境监督管理提供基础资料和依据。对查明可能引发地质灾害的矿山,应列入禁采范围,已经开采的矿山,应由矿山企业有针对性地做好防范和治理工作。

  结语矿业作为安溪县社会经济的支柱产业,在开发过程中所引发的地质灾害已不容忽视。只有坚持资源开发与地质环境的协调发展,实施有效的矿山环境保护与地质灾害防治,走绿色矿业之路,才能实现矿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